新闻中心
专业为本 追求卓越
|
《南京照相馆》观影手记——以法律人的视角触摸时代与人性的温度时间:2025-08-29 昨日,律所组织全体成员近200人包场观看电影《南京照相馆》。幕布亮起又落下的两小时里,镜头中的光影交织着市井烟火与时代褶皱,让我们这些以“法”为业的法律人,在艺术叙事中触摸到了更鲜活的法治注脚。散场后,该片的镜头在我的脑海中持续了近三个小时——不是对剧情的简单复述,而是围绕“电影中的人性选择”“个体权利与社会伦理的平衡”“法治温度如何浸润日常”等议题的专业碰撞。这或许正是集体观影的特殊意义:当艺术的共鸣与职业的敏锐相遇,我们得以从更立体的维度,重新审视法律人在社会中的角色与使命。 作为法律人,我尤其关注电影中“冲突”的叙事逻辑。无论是翻译官为了多拿到通行证不惜失去尊严的在日本军官面前卖友求荣但是在真正的大屠杀前却还是背过身不忍直视,还是唱歌的女演员面对一屋子的禽兽惊慌失措在警察拉掉电闸脱困后执意将其藏入衣箱带入照相馆内,还有日本摄影师从不愿开枪杀人转变到在为了底片为了所谓的荣誉失去理智的咆哮,真正的冲突就是当国家的尊严、民族的尊严在枪炮下荡然无存的时候,任何说辞谈论公平都是无力的。保存底片作为见证大屠杀的有力证据,成为了主人公们唯一代替活下去的坚定信念。这让我想起《律师法》第二条对律师职责的定义——“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法律人的工作,从来不是制造对立,而是在规则框架内寻找平衡;不是机械地适用法条,而是以专业能力引导冲突各方回归理性,以法律手段实现实质正义。如果连基本的何为公平,何为正义都没有明晰的认识,又如何去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正如影片中照相馆的老相机,既能记录矛盾的裂痕,也能定格和解的温暖——法律亦如是,它既是定分止争的标尺,更是促进社会和谐的纽带。而照相馆的灯光,不仅照亮一张照片,更照亮了人们对公平与温暖的期待。 散场后,香格里拉大酒店门前的梧桐叶在晚风中轻摇。有人说过:“法律的温度,藏在对人性的理解里。”深以为然。法律条文是冰冷的,但法律的生命在于实践——当我们以专业能力为当事人争取权益时,当我们用法律智慧化解社会矛盾时,当我们通过每一次执业行为传递公平正义的信念时,法律便有了温度。这或许就是《南京照相馆》带给作为法律人的我最大启示:法治不仅是规则之治,更是人心之治;法律人不仅是规则的执行者,更是人性与时代的观察者、记录者与守护者。 本文作者: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 阎斌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