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专业为本 追求卓越
|
萌新训练营 | 即兴主题演讲大放送(上)时间:2025-09-04 为助力新手律师快速实现从“理论学习者”到“实务工作者”的角色蜕变,得伟君尚律师学院成功举办首届【萌新技能训练营】。 2025年6月20日至8月1日期间,得伟君尚的42名一年级律师及实习律师组成五大战队,通过课程考核、实务演练、团队协作等多维度展开积分角逐。 本系列为训练营第三期【口才特训工坊】中的即兴主题演讲稿,共计六篇,分为“上”“下”两期发布。浅做分享,欢迎批评指正与交流。 演讲主题一 律师行业 “潜规则”——新手必知的职场生存法则 演讲人:高佳欣 每当我们听到“潜规则”三个字,就会立刻竖起耳朵,希望听到什么职场花边新闻、小道消息,这些也许可以作为生活的调剂或是茶歇小谈,但是无法激起多大的浪花。借助今天这个引号,我想向大家提出三个全新的“潜规则”。 第一个潜规则是“浅形式主义,重知识本身”。 作为一名律师,职场环境对我们抱有很高的要求,希望我们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大到开庭辩论,小到穿衣出行;上到法律知识天文地理,下到某某主任老婆生孩子了要发祝福消息。但在真正的法律庭审之中,没有所谓的辩护奇迹,只有环环相扣的逻辑律铁。无论是诉解案件、质证辩论,还是撰写法律文书,严密的逻辑和踏实的法律知识才是法律人的核心武器。 第二个潜规则是“浅花里胡哨,重踏实沉心”。 在科技发达的如今社会,网络氛围乱花渐欲迷人眼,搜索“律界潜规则”就会出现海量的结果。例如最近新闻上火爆的某网红西绿律师,拍一张看似在开庭的照片就会获得海量的关注,但这些流量红利只会带来一时的利益,终会侵蚀自我。也许有人告诉你,律师是一门与人打交道的职业,作为律师我们要学会这些“潜规则”,学会打通关系,学会利用发达的网络营销自己,但这些只能在阴暗中滋生无数的霉菌,也许拥有短暂的美丽,但阳光终会升起照亮每一片土地。其实,只有当你真正静下心去思考时,你会看清目标,认识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作出正确的选择。 最后一个浅规则是“浅一时之利,重长远收益”。 对于身为萌新律师的我们,在执业的前期困难重重,会面对生存的压力、复杂的职场、与人沟通的难题,但我想告诉大家一句话:“君不见长松卧壑困风霜,时来屹立扶明堂”,沉木会在长久的岁月中散发香气,而我们每一位新人律师在摒弃所有“潜规则”后,走过漫漫长路,也许期间既有或急或缓的穿林打叶声,又有时晴时阴的山头斜照,但我们最终会收获何妨吟啸且徐行。 我们不要在社会的“潜”规则中束缚自己,我们要带着自己制定的新的潜规则一路“前”行! 演讲人:李子城 我认为律师职场潜规则主要有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绝不能犯的禁忌: (1)不能私自接触团队客户;(2)重要事项一定要请示,切忌擅自做决定;(3)在外千万不能指出老板的错误。 第二部分是需要注意的事项或加分项: (1)新手律师见客户应当西装革履,大律师穿着随意对我们不具有参考价值;(2)满足老板的情绪价值,有时候比做好工作更重要;(3)当客户的要求和团队的安排不一致时,牢记“谁给我发工资我对谁负责”;(4)发展一个团队业务以外的专长,例如财税法、国际法等;(5)多参加同事的文娱活动,不应只沉迷于工作;(6)不要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只要付出就肯定有收获”,案源永远最最重要;(7)时刻提防职场PUA。 总之,我认为新手律师需要注意的职场潜规则,最核心的是学会与人打交道,其次是注重个人的发展。 演讲主题二 青年律师的成长路径——从 “打杂” 到 “独当一面” 的关键节点 演讲人:熊菲 拿到这个题目时,最先在我脑海中萦绕的,是前辈律师们常提及的“黄金三五七年”——这恰是从“萌新律师”进阶为“合伙人律师”的淬炼之路,一段需持续精进、次第成长的历程。从筑牢根基到游刃有余,再到臻于专精,每个阶段都离不开日拱一卒的研习与雕琢。而对仍处在“萌新”阶段的我们而言,成长途中有几个关键节点亟待把握,它们勾连起我们从点到面、全方位丰盈自我的轨迹。 第一个节点是实习律师阶段,这是系统研习、熟稔业务的“筑基期”。此时的我们,往往专业素养尚未笃实,自信心尚有欠缺,更匮乏体系化的执业思维。以我自身为例,团队非诉业务占比颇高,初入职场时面对客户,我常显局促。彼时的我,对民法更为熟稔,也偏爱听刑法中“张三的故事”,却偏偏被派驻对接行政法事务。那段时光,我每日被层出不穷的疑问裹挟,沟通中也常遇阻滞;当多项工作接踵而至,更是屡屡在优先级判断上陷入困顿。 第二个节点是线性成长阶段,这是全面吸纳知识、深耕业务的“精进期”。到了这个阶段,我们的工作模式会迎来转变:不仅具备了多线程处理事务的能力,也能更深度地参与团队协作。我目前正处于此阶段,近一年的执业中,我始终在竭力丰盈自身——积极参与各类专业实务论坛,主动向业界前辈与同仁请教交流。这段日子忙碌却充实,我们常打趣:“未曾见过凌晨四点的海棠花,却见过凌晨三点的石楠花。” 第三个节点是全面成熟阶段。对于这个阶段,我其实很难给出精准的定义,它离我们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或许彼时的我们,会成为底气充盈、不畏挑战的律师:能独立操盘项目,在业务拓展与合作中得心应手,面对法官与当事人时从容不迫;又或许,会成为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上广为人知的“流量律师”…… 但无论未来走向何方,无论我们最终选择哪条赛道,我都由衷期盼,我们能始终不负对这份职业的赤诚热爱,带着这份热忱,勇敢奔赴下一片山海。 |